新鄉市場監管局發布十大典型侵權案例
2020年,新鄉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大稽查執法力度,圍繞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格局,聚焦廣告、煙草、知識產權、網絡市場、規范直銷和打擊傳銷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強化以網管網手段,重拳整治仿冒混淆、商業賄賂、利用網絡經營假冒偽劣商品、刷單炒信、虛假宣傳、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梳理各類政策措施1700個,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政策措施441個,廢止36項,促進了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我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受到省雙打辦表彰。
2020年全市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034起,同比增長61.3%;罰沒4775萬元,同比增長120%。2021年3月11日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新鄉電視臺面對面欄目315特別節目,發布了2020年十大典型侵權案例,旨在以案說法、以例警示,提醒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學法、懂法,守法,依法生產、誠信經營,全面規范市場秩序,有效保障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案例一:郭捷銷售假冒N95醫用口罩案
投訴人通過微信向郭捷訂購了26000個醫用N95口罩,并匯款20萬元 ,經檢測該批口罩并非醫用口罩。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
案例二:河南東澤紡織有限公司未經許可生產醫用口罩案
該公司未經許可生產第二類醫療器械醫用口罩,且冒用他人廠名廠址,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新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沒收其用于違法生產的設備和原材料,處罰60800元。
案例三:河南瑞盟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標注虛假生產日期冰乙酸案
該企業生產的冰乙酸標注虛假生產日期,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輝縣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沒收其違法產品,處罰52000元。
案例四:新鄉市鳳泉區頂光電源材料包裝廠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案
該廠生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電池,涉案金額31萬余元,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相關規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
案例五:新鄉市天鳳水泥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商品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該公司生產銷售的商品侵犯了天瑞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相關規定,衛輝市市場監管局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水泥外包裝袋8120條,行政處罰140000元。
案例六:獲嘉縣宏元熹客商行銷售侵權汾酒案
該商行在未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的情況下,擅自購進侵權汾酒進行銷售。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相關規定,獲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汾酒,罰款人民幣30000元。
案例七:延津縣怡凱綠色飲品有限公司違法發布廣告案
該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果醋茶廣告內容故意誤導消費者,暗示消費者使用了該產品后,能夠“減脂、減肥、促進消化”。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延津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其處罰6000元。
案例八:王坤銷售假冒“飄安”口罩案
王坤銷售標注“飄安”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貨值24萬余元。經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鑒定,確認為假冒產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
案例九:大商集團(新鄉)新瑪特購物廣場有限公司哄抬價格案
在疫情期間,該公司在進價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在短短3個多小時內,將青茄子銷售價格從15.96元/公斤提高到32元/公斤。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相關規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其處罰50萬元。
案例十:新鄉正壽商貿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案
該公司銷售的宗壽酒擅自使用與河南壽酒集團有限公司商品包裝、裝潢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新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白酒64箱,罰款4500元。
編輯:王宵月
責編:河南質量